一、医院名称及等级
威海卫人民医院,二级甲等医院
二、公共服务职能
本单位宗旨是为社会提供医疗护理、预防保健和卫生咨询等。
本单位的业务范围包括:面向社会提供医疗、护理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等服务;承担医学教学、医学研究、卫生医疗人员培训、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、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;参与辖区内灾害事故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医疗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。
三、历史沿革
威海卫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,前身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运动中,组成的威海市复康联合诊所、威海市中医联合诊所和威海市牙科联合诊所;1959年3所诊所宣布合并,正式组建成立了威海市城厢卫生院,简称“城厢医院”;1959年底,由于威海市城厢人民公社更名为市区人民公社,城厢医院也随之更名为威海市区医院;1964年医院更名为威海市市区卫生院;1985年威海市人民政府(县级)命名医院为“威海市第二人民医院”;1988年,威海市成立地级市设区后,医院成为区级医院,并更名为“威海卫人民医院”。
四、诊疗科目
医学检验科(临床体液、血液专业、临床微生物学专业、临床免疫、血清学专业、临床化学检验专业)、妇产科(妇科专业、产科专业、计划生育专业)、皮肤科(皮肤专业)、内科(呼吸内科专业、消化内科专业、神经内科专业、心血管内科专业、血液内科专业、肾病学专业、内分泌专业、免疫学专业、老年病专业)、外科(普通外科专业、神经外科专业、骨科专业、泌尿外科专业、胸外科专业、烧伤科专业、整形外科专业)、中医科(内科专业、外科专业、妇产科专业、针灸科专业、推拿科专业)、耳鼻咽喉科(耳科专业、鼻科专业、咽喉科专业)、儿科(新生儿专业、小儿消化专业、小儿呼吸专业、小儿肾病专业、小儿血液病专业、小儿神经病学专业、小儿内分泌专业、小儿免疫专业)、口腔科(牙体牙髓病专业、牙周病专业、口腔黏膜病专业、儿童口腔专业、口腔颌面外科专业、口腔修复专业、口腔正畸专业、口腔麻醉专业)、预防保健科、眼科、肿瘤科、急诊医学科、麻醉科、病理科、血液透析(专项技术)、医学影像科(X线诊断专业、CT诊断专业、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、核医学专业、超声诊断专业、心电诊断专业、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、介入放射学专业)、健康体检项目、重症医学科(ICU病床3张)、儿童保健科(儿童生长发育专业)、疼痛科(门诊)、康复医学科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(不包括人类辅助生殖技术)、医学检验科(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)、口腔科:口腔种植专业、医学影像科:神经肌肉电图专业、全科医疗科、传染科(门诊)、精神科(门诊)
五、科室概况
根据医院工作情况,设置65个内设机构,具体为:
(一)综合管理机构16个,分别为:党委办公室、政工办公室、运营管理科、财务科、审计科、医务科、护理部、门诊部、感染管理科、医患关系办公室、医疗保险科、科教科、质量管理办公室、公共卫生科、纪检监察办公室、招标管理办公室.
(二)临床医技机构45个,分别为:骨创外科、手足外科、关节外科、创伤骨科、关节骨病科、足踝外科、脊柱一科、脊柱二科、神经外科、普外一科、普外二科、肛肠科、泌尿外科、血管外科、疼痛科、肾内分泌科、心内一科、心内二科、呼吸内科、老年病科、神经内科、消化内科、妇科、产科、儿科、眼科、口腔科、耳鼻喉科、皮肤科、中医科、重症医学科、查体科、预防保健科、急诊科、麻醉科、风湿免疫科、中医康复医学科、感染性疾病科、医学影像科、检验科、超声科、电生理科、病理科、药剂科、病案科。
(三)后勤服务机构4个,分别为:总务科、医疗设备科、信息科、安全生产科。
六、设备人员
医院现有职工956人,包括临床医生262人、护理人员406人、医技人员127人、药剂人员34人,行政后勤人员127人。专业技术人员892人,其中高级职称205人,中级职称373人。医院拥有美国GE高端宝石能谱CT,美国GE3.0T磁共振、1.5T核磁共振,德国西门子16排CT,美国柯达DR7500数字X光机,美国GE、日本阿洛卡、荷兰飞利浦等多品牌彩超,荷兰飞利浦大型数字血管造影机,美国太空多功能心脏监护仪,泰科呼吸机,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,电子结肠镜和十二指肠镜,美国史赛克腹腔镜,关节镜,超声内镜等高端医学诊疗设备,有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0余台。